关于印发《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通知
2019/12/2 9:48:1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网信办、文化和旅游厅(局)、广播电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网信办、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
为促进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制定了《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2019年11月18日
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促进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等网络平台,向社会公众提供音视频信息制作、发布、传播的服务。
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是指向社会公众提供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使用者,是指使用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
第三条 各级网信、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开展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形成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第五条 国家鼓励和指导互联网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行业标准和行业准则,推动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督促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依法提供服务、接受社会监督,提高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从业人员职业素养,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第六条 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法取得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相关资质。
第七条 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落实信息内容安全管理主体责任,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建立健全用户注册、信息发布审核、信息安全管理、应急处置、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未成年人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具有与新技术新应用发展相适应的安全可控的技术保障和防范措施,有效应对网络安全事件,防范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网络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和可用性。
第八条 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规定,对用户进行基于组织机构代码、身份证件号码、移动电话号码等方式的真实身份信息认证。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为其提供信息发布服务。
第九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以及相关信息技术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法律法规禁止的活动,不得制作、发布、传播煽动颠覆国家政权、危害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网络谣言、淫秽色情,以及侵害他人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等法律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十条 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基于深度学习、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新应用上线具有媒体属性或者社会动员功能的音视频信息服务,或者调整增设相关功能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安全评估。
第十一条 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和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使用者利用基于深度学习、虚拟现实等的新技术新应用制作、发布、传播非真实音视频信息的,应当以显著方式予以标识。
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和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使用者不得利用基于深度学习、虚拟现实等的新技术新应用制作、发布、传播虚假新闻信息。转载音视频新闻信息的,应当依法转载国家规定范围内的单位发布的音视频新闻信息。
第十二条 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对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使用者发布的音视频信息的管理,部署应用违法违规音视频以及非真实音视频鉴别技术,发现音视频信息服务使用者制作、发布、传播法律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的,应当依法依约停止传输该信息,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防止信息扩散,保存有关记录,并向网信、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等部门报告。
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发现不符合本规定第十一条第一款要求的信息内容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以显著方式标识后方可继续传输该信息。
第十三条 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辟谣机制,发现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使用者利用基于深度学习、虚拟现实等的虚假图像、音视频生成技术制作、发布、传播谣言的,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辟谣措施,并将相关信息报网信、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等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 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在与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使用者签订的服务协议中,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要求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使用者遵守本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对违反本规定、相关法律法规及服务协议的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使用者依法依约采取警示整改、限制功能、暂停更新、关闭账号等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网信、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等部门报告。
第十五条 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设置便捷的投诉举报入口,公布投诉、举报方式等信息,及时受理并处理公众投诉举报。
第十六条 为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技术支持的主体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规范,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网络安全、稳定运行。
第十七条 各级网信、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等部门应当建立日常监督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指导督促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依据法律法规和服务协议规范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行为。
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依法留存网络日志,配合网信、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等部门开展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数据支持和协助。
第十八条 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和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使用者违反本规定的,由网信、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等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本规定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来源:“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
- 以“财经时报”名头唬人违规办网丨上海市网信办依法关闭一非法从事新闻信息服务网站
- 郑重声明:有不法分子伪造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撤稿邮件”,请各互联网企业注意防范
- 上海网信办抽查APP获取用户信息等权限申请情况 约谈23家运营企业
- 5月10日举报电话暂停公告
- 沪开通“非法集资案件投资人信息登记平台”,投资人可去登记
- 举报没人管?您提交的信息可能无效
- 转发关于停止发放举报奖金的公告
- 举报电话恢复公告
- 举报电话暂停公告
- 【公告】关于再次督促上海市互联网应用商店开展备案的通知
- 上海市网信办依法处理“上海热门资讯”等微信公众号
- 传播“房产新政”谣言 上海依法处理18个违规微信公众号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
- 关于开展第十三届全国法治动漫微电影 征集展播活动的通知
- 举报中心呼吁广大网民积极举报网上暴恐有害信息
- 最严食安法施行 网上经营需实名登记
- 首届世界互联网工业大会将在青岛举行
- 中国依法严惩网络攻击破坏犯罪 态度坚决 措施有力
- 中央宣传部、最高人民法院印发通知指出 加大网络造谣刑事民事惩处打击力度
- 关于贯彻落实“护苗2015?网上行动”的通知
- 关于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更名的公告
- 网络安全的战略地位已成全球普遍共识
- 新规:禁止个人在互联网上发布危险物品信息
- 关于警惕“黑宽带”陷阱的公告
- 公安机关对14家违法信息问题突出网站进行挂牌督办整治 (第二批)
- 关于欢迎公众举报新闻敲诈和假新闻的公告
- 关于欢迎公众举报移动即时通信公众信息发布服务违法违规行为的公告
- 收到垃圾短信可转发12110
- “扫黄打非・净网2014”倡议书
- 关于开展打击网上淫秽色情信息专项行动的公告
- 上海市第六届优秀网站200家“提名网站”名单
- 全国打假办:明年重点打击互联网售假
- 三中全会涉及IT领域改革政策一览
- 工商总局:网店雇“水军”恶意差评最高罚3万
- 上海市第六届优秀网站评选活动报名通知
- 手机网民注重位置信息的隐私保护
- 网现二代证复印件生成器 如用于非法获利将涉罪
- 网购年货莫忘保存聊天内容 三大陷阱须提防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沪B2-200500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