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南烛
外面这动静,里面怎么可能没有察觉。
戚风源听到自家闺女的声音,无奈的摇了摇头,沉着声音传声到外面:“还不进来,在外面吵吵闹闹像什么样子。”
门口戚棠雪同风应闻言都停了,戚棠雪瞪了风应一眼,三个人乖乖的进到大殿。
风应同幸移抱手,“师父!”
戚棠雪跑上前,心虚的喊了声,“爹。”
戚风源见她这可怜巴巴的样子,原本想要教训几句的话也都咽下了,只能故作严厉的看了她一眼。
戚风源朝下面一排自己最得意的三个弟子看去,三个人站在一起,各个一表人才,仪表堂堂。
风应为人直爽,幸移与人为善,两个人都是自小长在玄山门他看着长大的,都是好孩子,但是都太过单纯,这于他们修仙之道与为人处世上都是祸福相依。
而苏袂,虽然他进玄山门不过五年的时间,但是其天赋资质却高于他见过的任何一人,性格温润大气,与师兄弟之间相处的也很好,且因为自小的经历,也不缺对人的警惕与弯弯绕绕的敏感。
辛移与风应见师父看着他们不说话,两人对视了一眼,都觉得有些忐忑,不知道是不是在责怪他们的莽撞,辛移抱手认错道:“弟子无状,打扰了师父与苏师弟的谈话。”
戚风源摆摆手,示意不是这件事,“原本这件事你们也是迟早要知道的,现在也不算早,你们来了也刚好,有些事还需要大家一起琢磨琢磨。”
风应与幸移都是一头雾水,只有刚才听了一半的戚棠雪兴致不高的站在一边郁郁寡欢的模样。
听戚风源话后,三人的视线都朝苏袂看去,各自心下的担心不提。
第二天,一大早,凌裳就带着洇水天众人就启程准备上玄山。
在去玄山的路上还有不少的其他仙门修士,看这上山的阵势就知道这敛仙会的声势将会有多浩大。
玄山指的不是一座山,而是连绵环绕的群山,,在这附近都设了阵法,在进山路上任何人都无法御剑而行,就是本门弟子进山也必须要经过中峰的百阶天梯,喻义,后生子辈不可忘记初心,不可仗着自身修为欺压凡人。
“凌宗主!”一道微哑的女声从边上响起。
仙门百家虽说各自坐镇辖地,但也不是毫无往来的。
烛影抬手,洇水天一队人都停下来脚步,齐齐朝边上望去。
他们走在上山的大道上,周旁都是些百年的古木,笔直的高高的守在路边,遮挡着烈日。
一位穿着略显清凉的靛蓝色短裙的女子正依靠在树旁,正垂眸看他们,露出一种饶有兴致的目光来。
她身上头上戴满了银饰,微微晃动便是一阵轻响,边上还站着一个打扮相似但是蒙着面纱的女人,只是看起来稍显沉默。
两人都只穿了一身靛蓝色的裹胸以及短裙,露出雪白的细腰和修长的腿,路上有不少修士的目光都不由自主的朝她看过去,有痴迷的,有厌恶不屑的,也有波澜不惊的。不过两人似乎并不在意这些。
“难得遇上了熟人,凌宗主,不如做个伴如何?”
众人有些意外,不光是洇水天弟子还是路人,似乎都没想到这奇怪装扮的两人会和她们是熟人。
不过凌曲倒是知道了她们的来历,做事风格如此不拘世俗目光,又是这么一副打扮,应该就是离苗寨的人,她曾经和她们打过交道,除了性格莫测了些,到没有传闻中那么邪气。
她们与长姐相识,而这些年凌裳并没有出过洇水天,这熟人一说,应该是五年前那蠃鱼种下的因。
果然,就听见凌裳道:“南烛姑娘,好久不见,怎么不见凤寨主?”
那名叫南烛的女子嗤笑一声,“来或是不来不都是那么一副样子。”
离苗寨在外名声不好,他们也几乎不与外界往来,所以这排名轮不上他们,这敛仙会的好处他们也并不关心。只是他们不在乎,不代表别人也一样,洇水天虽然地位也有些尴尬,但是与离苗寨比起来,再名门正宗不过。
这些年,历代宗主都是在尽力把洇水天往里掰。如今在这南烛这一句老熟人,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就把洇水天同离苗寨扯上关系。
照理,是不该扯上关系的,但是凌裳想了想,却没有拒绝,“既然都是上山,同行也好,互相有个照应。”
上山的路没有多曲折,只是单单的长而已,不过大家都是修士,这点体力对于他们也并不是大事,只不过耗费点时间。
一路上,因为多了南烛二人,原本一队女子的队伍就很吸引目光的洇水天众人,路上受到的注目更加多了,而且多的都不是些什么和善的目光。
凌曲蹙眉,她不太喜欢被人打量指点。
不只是她,洇水天其它弟子显然也不喜欢这种感觉,原本轻松带着笑意的脸现在一个个都板着。
偏生,造成这现状的南烛并没有察觉到周边的氛围,边走边逛,就是路边的一朵花都能吸引她的注意,反倒是路人的视线,在她看来似乎是不存在的。
总算是到了山门口,凌曲听见身后弟子们都松了口气。
这一路她们算是见识了出风头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了。
玄山中锋山下,山门口守着四个玄山门的男弟子,都是一身白衣,玉冠束发,气质如仙。
身后是百阶天梯,一眼望去高高的连着上方的山顶。
百阶天梯,这可不止百阶。
“几位稍等,请问有请帖吗?”
摇红上前递过请柬。
首位玄山门弟子接过请帖后打开看了眼,抱手道:“凌宗主,请!”
摇红收回请柬,回到凌裳身后。
另一边,南烛却是看着人家,脸上带着笑,“这位公子,奴家若是没带请帖该如何是好?”
之前说话的玄山门弟子仍是不卑不亢道:“若是没有请柬,还请两位移步做个登记,只能同散修一视同仁。”